用途:快速評估化學物質、化妝品、藥品或工業(yè)材料對皮膚的刺激性(可逆損傷)和腐蝕性(不可逆損傷),為產品安全性分級和風險控制提供依據。
核心目標:
判定是否符合GHS全球化學品分類標準。
替代傳統(tǒng)動物實驗(如Draize兔子測試),符合倫理和法規(guī)要求。
重建人體表皮模型:
原理:用人源細胞在實驗室培養(yǎng)多層皮膚結構,模擬真實皮膚屏障。
操作
將受試物涂在模型表面,接觸15-60分鐘。
通過MTT法(檢測細胞存活率)或TEWL儀(測量皮膚水分流失)評估損傷。
判定標準
腐蝕性:細胞存活率<50%,或TEWL在1小時內激增3倍以上。
刺激性:細胞存活率50%-80%,或輕度TEWL升高。
流程:兔子背部脫毛后涂抹受試物,觀察14天,按紅斑、水腫程度評分(0-4分)。
缺點:耗時長(2周)、成本高、個體差異大,且倫理爭議強烈。
化妝品行業(yè)
需求:快速篩查面霜、洗發(fā)水等產品的刺激性,避免消費者過敏。
工業(yè)化學品
需求:評估工業(yè)溶劑(如丙酮、甲苯)的腐蝕性,優(yōu)化工人防護裝備。
醫(yī)療器械
需求:驗證醫(yī)用膠帶、敷料的皮膚相容性。